陜煤蒲白物資供應公司《以吾青年志氣 傳承五四薪火》
以吾青年意氣,傳承五四薪火 晨星爭相閃耀在天際,赤誠地去迎接著黎明的到來。山林間,群鳥爭鳴,喚醒了天將破曉之前的寂靜。遙遙相望東方的地平線上,一道紅光正緩緩升起,明媚了碧綠的嘉陵江的一江春水,湛藍的天空,萬里無云,絢麗的朝霞,如年少的我們,生機勃勃,散發著赤子的朝氣。這一派盎然生機的景象,這昭示著勝利的曙光,是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才換來這黎明的光亮。
為了舊中國無數的勞苦大眾,他們毅然與自己所在的階層割裂,投身到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受苦受難的社會底層,投身到無產階級革命當中,竭盡全力向廣大工人普及知識和新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喚醒著麻木的國人,喚醒了他們即將被消磨殆盡的做人的尊嚴,帶領著他們在黑暗之中尋找到了方向,獲得了思想上的解放。在1920年3月,李大釗先生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研究學說研究會與全中國的學者一同研習馬克思主義思想,一同為革命的道路尋找思想指引。1920年5月,在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幫助之下,陳獨秀組建了秘密團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于同年8月成立了上海共產黨早起組織。陳獨秀吸取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在醞釀組建共產黨時主張組織一個社會主義共青團,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后備軍和共產主義預備學校。
回望舊時,北大的學生,在當時的學生運動以及思想解放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同于今日的學生,他們,是在國難家仇中艱難前行,渴望拯救蒼生的一群有志青年。只因國將不國,他們的愛國情懷,絲毫不亞于他人。自發所做出的的一切都是為了宣傳,為了引導,為了民主的覺悟為了思想的解放,為了民族的存亡。他們,在以自己的方式,去尋找一條救國國民的道路,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探索。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的年代,他們逆流而上,逆光而行走,同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的行動同樣啟迪著我們,鞭策著而今的我們砥礪前行。
1919年5月4日,一群熱血青年,為爭取民族獨立,發出振聾發聵的呼號,為我們留下“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接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懈奮斗。吾輩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必當以一顆赤誠之心,將穿梭百年的五四精神薪火相傳。吾輩,一路走來,必將堅定地走下去…